「我是歌手」- 鳩嗌?套模?

對於有些人士將「我是歌手」節目內歌手的演唱眨為什麼“鳩嗌”或“識鳩嗌才能贏”或什麼“歌手都套入同一個模”,我個人感覺是全然的莫名其妙。基於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的開明社會,所以我選擇在互聯網上對喜愛唱歌與否的朋友們,發表我對唱歌的一些看法,讓大家去思考社會上的一些議題。

撰文:曾廣膺(Singing Square香港流行歌唱訓練中心總監)
http://www.singingsquare.com/pro_tutor_leo.htm

hung

究竟什麼是 “鳩嗌” ? 能唱高音叫 “鳩嗌” ? 聲音響亮叫 “鳩嗌” ? 誰在 “鳩嗌” ? 誰憑 “鳩嗌” 贏出「我是歌手」? 究竟他們在 “鳩嗌” ,還是你想嗌都唔識嗌? 至於什麼 “歌手都套入同一個模” 更令人費解,究竟是羽泉、林志炫、黃綺珊是同一個模? 還是韓磊、茜拉、張杰是同一個模? 還是韓紅、張靚穎、胡彥斌是同一個模? 為什麼我完全找不到印證你們論據的有力事實? 是的,歌唱比賽裡激情類的歌手可能會有利一點,因為始終是演唱質量的較量,但我同時見到那些抒情類的優秀歌手,包括韓磊、周筆暢、林志炫等,一樣廣受認同及歡迎,而且一直名列前茅。甚至竟然還有香港歌手大言不慚地說什麼不去參加這類型節目,因為不懂鳩叫。究竟你是不懂 “鳩叫”,還是你無本事? 自己做不到,就用上一些負面的稱號來為別人扣帽子,來全盤否定別人的技藝,然後繼續躲在自己的舒服區內自我感覺良好,簡直是不知所謂之極。

 

Kit

是的,大家都會為陳潔儀被淘汰感到難過。陳潔儀也是一位我很喜歡的歌手,當年看完「雪狼湖」後,對她的表演感覺簡直驚為天人。不過對於不喜歡陳潔儀被淘汰的朋友,不如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就是你認為誰應該代替陳潔儀被淘汰? 是古巨基? 還是孫楠? 還是A-Lin? 然後我們會發現,對於這批優秀的歌手,我們喜歡那一個都是理所當然,即是淘汰那一個都是無可奈何,要不然一開始不去參賽便算了。但是去參賽真是單純為了較量歌藝嗎?節目廣泛的曝光率、豐厚的出場費有沒有成為唱片公司或歌手的考慮因素之一? 至於500位業餘的觀眾有沒有資格去論斷歌手的表現呢? 咦!歌不是唱給不懂唱歌的人聽嗎?

 

A-Lin

是的,社會整體的音樂文化對音樂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台灣的音樂文化很好,有多酒廊唱館,觀眾支持度很高,亦讓歌手有長期的表演平台去鍛鍊成長,所以台灣的歌手及音樂水平一直是在華人地區的前列位置。我們也曾經考慮過把自己的教學舞台每週定期搞一些樂隊活動,後來因為想不通一些運作的細節而暫時擱置。音樂文化需要大家一齊建立,也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但參與競賽也是其中一個可行的方式。日本有很多千奇百怪不同類型的比賽,由做蛋糕到櫥窗設計都有比賽,透過大家互相觀摩公平較量,所製作出來的作品真是精美異常,亦提昇了行業從事者的整體水平。至於韓國在演藝方面的比賽更是多不勝數,當大家去追逐更高水平時,造就韓國震驚世界的演藝事業。如果沒有「我是歌手」或「中國好聲音」這類節目,相信大家亦不會有這麼多觀賞及討論唱歌的機會。

 

GEM

我曾經與其中一名學員針對這個話題作了很多積極且有建設性的對話交流,其中他提及很多香港人自小聽慣了60-70年代的歌或長期接受流行K歌洗禮,比較喜歡一些柔和的作品,對現在的流行曲或比較激情的歌都會覺得很不喜歡。他是對的,等於我們自小慣食白粥油條做早餐也不會一下轉做喜歡西式口味,而且西式口味也不一定適合我們。但作為大家現在接受訓練及學習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一個方式,這又是另一個問題。等於我們踢波,究竟我們應該追著皮球跑,還是嘗試預測球會出現的地方,而早一步站在那裡呢? 香港樂壇曾經有過輝煌的日子,亦出產過不少一時無兩的歌手或作品,但我們現在學唱歌或做音樂就是要追著昨天的風光來跑嗎? 今天整個世界由於互聯網的普及已變得截然不同,聽眾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接觸歐美或亞洲其他國家的任何優秀音樂作品,亦無可避免地會將大家的演唱跟世界某一個角落的最佳水平比較,當年也沒有「BigBang」,沒有「少女時代」。閉關自守從來行不通,慈禧太后用這招已經把祖宗傳下的豐厚家業都敗光。日本亞洲第一的音樂地位亦被韓國迎頭趕上,香港還要重蹈這種覆轍嗎? 「鼎泰豐」把小籠包帶至全世界,洋人不惜大排長龍也要一嘗其美味,香港人可以把蝦餃、叉燒包、甚至廣東歌帶給世界嗎?

 

Lin

有評論又說,唱歌要有感情。對我來說,唱歌要有感情是一個“阿媽係女人”的問題,從來未聽過有什麼藝術表演感情是不需要的,但既然阿媽一定是女人,那就不用每天放在嘴邊提住吧!但如何在該藝術表演中有效地表達感情,則是技巧的問題。一個歌手有沒有感情,有時是跟個性有關,有時是跟他們對某一件事的體會有關。有些太年輕的歌手,我甚至需要等時間的洗禮,把他們的內在深刻感情歷練出來。但如何把自己感情釋放出去,形成具感染力的演出,則是基本功的問題,亦是訓練的重點。所以技巧與感情從來不是二元對立的事情,而否定去追求達到更高的技巧水平更是一種完全反智的行為。

 

Leo

一個人要用什麼方式去唱歌,涉及你怎樣定義唱歌這回事,如果你單想唱下K輕鬆下是一種唱法;如果你想唱一首感動人的歌,那是另一種唱法;如果你想比賽贏冠軍,可能你要處理更多的細節;但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洋人來聽我們香港人唱歌」的話,那你們要裝備的事情,比只有唱歌感情還要多出很多很多很多。學員們可以用任何喜愛的方式參與唱歌這件活動,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會提出一個更遠大目標,起碼當有一天你想追求上去時,有人會陪你一起奮鬥下去。

可能「我是歌手」或「中國好聲音」這些節目很乞你憎,有本事嘅,出去贏咗佢,然後响fb或微博寫篇文藐爆佢,咁先係堅型! 但係對住一D自己達到不了的高度响度指指點點,有Q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