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藝術】《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視覺藝術展覽與珂羅印刷開放至八月

《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已接近尾聲,精彩藝術節目依然不斷,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節目外,當中的展覽亦不容錯過,包括於本月十七日開始的《澳門視覺藝術年展-西方媒材類》,以及將於本月卅一日開展的《珂羅.重現——湯姆遜與黃豪生的光影對接》,兩個展覽期均至八月,好讓觀眾有更多時間細味欣賞展覽內容,歡迎觀眾蒞臨參觀。

本土藝術家傾力支持 展現一年一度創意盛事

《澳門視覺藝術年展》是澳門一年一度展現本地文化創意的盛事,並已於五月十六日(星期五)下午六時半在南灣舊法院大樓舉行盛大的開幕儀式,為本地藝術家一年一度展現其才華及創意的盛事。

為推動本地視覺藝術發展、呈現獨特的文化氣息,文化局每年於澳門藝術節期間均舉辦澳門視覺藝術年展,多年來獲本澳藝術家的積極支持及參與。本年度澳門視覺藝術年展以西方媒材創作為主體,承接去年以中國書畫為題材後,這次以西方媒材類作為年度徵選項目,包括:繪畫、攝影、版畫、陶瓷、雕塑、混合媒材、裝置及錄像等創作形式,從去年十月開始進行公開作品徵集,共四百一十八件作品參加徵集活動。展覽由五位來自不同地方和專業領域的資深藝術家擔任評審委員,經過認真的討論後,挑選出八十件/套入選展覽作品,其中十件獲本年度視覺藝術年展「優秀作品」的作品包括:吳省奇《道同契合》、岑健恒《圍骰之大小通殺》、梁潔雯、杜芷君、周詠怡、梁敬業及郭加田共同創作之《昔日濃情》、陳詠茵《心聲》、黃駿傑《傾.城 5》、歐陽富《劇場》、黎小傑《內園逐涼》、霍凱盛《樂園五十五》、蘇文樂《夜闌人靜》、蘇沛權《繩索系列—捕抓》。展覽作為藝術家展示及交流的平台,反映澳門視覺藝術當前的發展狀況,絕對不容錯過。

澳門視覺藝術年展歷年來皆獲得藝術家熱烈的迴響與支持,匯聚了本地熱愛創作的藝術家,展示富本土特色的藝術作品及本澳獨特的文化氣息,期望能通過觀摩、展示和交流,推動本地藝術發展。《2014澳門視覺藝術年展—西方媒材創作》於南灣舊法院大樓舉行,展期由五月十七日至八月十七日,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免費入場,讓更多觀眾能欣賞本地藝術家的創作。

古今珂羅印刷對照 濕版照片遊歷今昔

通過影像,能讓歷史跳出沉重的文字,活現成一幅幅鮮明的影像。《珂羅‧重現──湯姆遜與黃豪生的光影對接》展覽已於五月二十九日下午六時進行開幕式,並於五月三十日至八月三十一日在澳門博物館對外開放展覽,歡迎公眾蒞臨參觀。

《珂羅‧重現──湯姆遜與黃豪生的光影對接》展覽分為兩部分,首部分展出十九世紀首赴遠東的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 1837-1921)的作品。湯姆遜於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二年間在中國各地遊歷,並以拍攝照片方式記錄當地的社會和人文狀況,這些作品如今成為研究當年東方各國社會風貌的珍貴史料。展覽展出約翰.湯姆遜於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四年在倫敦出版、以珂羅版印刷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攝影集,共收錄了在澳門、香港、廣州、汕頭、福州、廈門、台灣、上海、寧波、南京、四川、天津、北京等地拍攝的濕版照片共二百多幀。

當年,湯姆遜為了擺脫傳統印刷技術未能把照片清晰印製的問題,採用當時最先進和解像度極高的珂羅版印刷技術,並親自監製攝影集的製作過程。「珂羅版印刷」(Collotype)屬平版印刷,為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之一。一般採用厚磨沙玻璃作為版基,塗布明膠和重鉻酸鹽溶液製成感光膜,用陰圖底片敷在膠膜上曝光製成印版,故又稱「玻璃版印刷」。

為了讓觀眾更具體了解十九世紀湯姆遜所處年代的攝影方法,展覽第二部分展示澳門當代攝影家黃豪生特別為本次展覽攝製的濕版攝影作品。該系列照片以澳門為主題,內容包括人物、風景、建築和靜物。作者結合早期攝影技巧和當代創作理念,製作一套古今並存和新舊交融的攝影藝術作品。除濕版照片外,也展示作者進行拍攝時所使用的器材,當中包括一八九零年代、一九六零年代及二零一三年共三台木製大畫幅濕版照相機。

特設專題講座 介紹攝影術之發明史

此外,為讓觀眾了解更多約翰.湯姆遜時期的攝影術和作品,更設專題講座,於五月三十一日下午三時在澳門博物館演講廳舉行,由英國著名學者、攝影家及設計師邁克爾.格雷先生(Michael Gray)主講,專題為「玻璃以外:重現感知現實──約翰.湯姆遜與中國攝影藝術」。講座將介紹攝影術發明前後的歷史,以及英法兩國對攝影術的貢獻;還將通過約翰.湯姆遜所記載的文稿,探討其攝影理念,並介紹他所採用的「珂羅版印刷」工藝。講座將以英語進行,設有粵語同聲傳譯,歡迎市民參加,講座報名可致電澳門熱線查詢,電話:+853 8394 1218梁小姐。

澳門博物館每天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下午五時三十分停止售票,逢星期一休館),五月二十九日下午為準備專題展覽開幕式,博物館將在下午四時停止售票,敬請留意。

編輯:Vivian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