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醫學

最新「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雙劍合璧 療效倍升

【2021年4月28日,香港】腎癌是香港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癌症,在過去十多年間,腎癌個案數字上升達五成半之多,死亡率約為三分之一,於2018年,腎癌新確診人數接近800人。腎癌的病徵並不明顯,很多患者到了較晚期才發現,而藥物治療在過去十年並沒有太大突破,令治療難度增加。對於轉移性腎細胞癌最新的「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法,既能防止血管生成,阻斷癌細胞的養分來源,從而抑制腎細胞癌的生長,又能剌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辨認及攻擊癌細胞,聯合兩種治療方法能產生協同效應,雙劍合璧,療效倍升,進一步加強治療的效果,提升治療反應率及存活率,成為第一線治療腎細胞癌的嶄新選擇。

腎癌分為腎細胞癌、腎盂癌、腎腺癌及其他較少見的腫瘤如肉瘤等,當中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鄺維基醫生指出:「在本港,腎癌最常見的發病年齡在50歲以上,以65至75歲達到最高峰,現時每10萬名港人中,平均約有10人患上腎癌。早期的腎癌可能出現一些輕微的徵狀,如果及早發現,可以增加治愈的機會。三大典型的病徵是血尿、腰痛,以及在腹部發現硬塊。」


「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

在治療方面,對於早期(即第一至第三期)腎癌,可以使用根治性全腎或部分腎臟切除手術、冷凍治療、射頻消融術或栓塞治療。當腫瘤無法以手術切除或已經轉移,就要使用全身性藥物治療或紓緩性放射治療。

轉移性腎細胞癌代表癌病已經擴散,當中分為低、中、高風險以估算預後。化療對患者作用不大,治療會以標靶藥物為主。導致腎癌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的抑癌基因產生突變,而腎細胞癌的生長與血管生成有密切關係。標靶治療藥物可以防止血管生成,有助抑制腫瘤的生長。多年來第一線的標準療法是標靶治療,療效雖然不錯,但可惜治療反應率較低,而且應用在中至高風險患者上的作用也不太理想。

現在,最新的「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法在治療數據上,比傳統的標靶治療法有明顯優勝之處,更已獲國際認可,躋身成治療晚期腎治療癌第一線治療。綜合各大研究結果,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約是傳統治療的兩倍。另外,治療反應率約是傳統治療的兩倍,而完全緩解率更約是傳統治療的三倍1。兩者的比較,詳見附錄的列表。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副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明駿醫生表示:「由於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方法療效顯著,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於2019年已正式批准使用。在過去兩年,有三項第三期臨床醫學研究證實,最新的聯合治療比傳統標靶治療更具有整體存活效益,可降低死亡風險約四成1,實屬一大突破。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倦、血壓增高、肚瀉和手足症候群等,也有機會出現炎症性副作用,但整體副作用輕微及合乎預期。聯合治療的應用廣泛,適用於所有低、中、高風險患者。聯合治療在晚期腎癌的優越數據令醫學界着手從此方向研究,日後也很有可能使用在其他的癌症上。」

資料來源: 1. Rizzo A, Rosellini M, et. al. Immunotherapy. https://doi.org/10.2217/imt-2020-0323 (Published Online: 7 April, 2021)

關於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癌症資訊網」由一群熱愛生命的癌症患者及康復者攜手組成的互助網絡平台,多年來致力為大眾提供正確、專業及適時的癌症資訊,並以正面態度與癌症患者及其家屬分享、交流、同行,鼓勵他們以積極態度面對抗癌之路,並透過座談會、工作坊和小組關顧等團結同路人、交流信息、互相扶持,發揮互助互勉的精神。

隨著醫療日益進步,癌症可以說是由不治之症演變成慢性疾病。但同時衍生出另一問題,醫療支出日益上升,社區上的癌症服務需求亦變得甚為迫切;有見及此,

癌症資訊網成立「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要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藥物或生活援助,並致力在病人漫長的醫治期間提供全面及合適的支援。本基金的服務發展及日常運作經費主要由「癌症資訊網」撥款支持,惟持續服務的需求甚殷,公眾的捐助對本基金至為重要。

個人頭像照片

浩楠

Stars-hk 創辦人, 希望建立一個只談專業, 不談八卦的娛樂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