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專訪

溫柔的異類:善玥澄的歌聲與生活風景 (下集)

 

善玥澄小時候,看到一隻公仔被狗咬也會難過,中史老師也曾說她像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她說,長大後的自己學會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續上集《善玥澄:在掌聲之外,尋覓歌聲的歸屬》

文、圖:Jessica Kwok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空姐到歌者:換位思考的啟蒙

 
玥澄還記得多年前做空姐時,曾參與一場機場員工的活動,當時請來一個樂隊做表演嘉賓。當日有兩個女粉絲,在門外站了幾個小時等偶像。後來玥澄拿著她們的筆記簿走進後台說:「外面有兩位粉絲,很想請你們簽名和合照。」

沒想到主音當場皺眉:「X!好X煩啊!」名沒簽,助手隨即從她手上接過筆記簿,轉身出門,將兩人打發走。

玥澄當時很心酸,簽名只需幾秒,別人卻用半天時間等待,為的只是來傳達一份心意。只是簽個名,困難在哪?

多年後成為藝人,她仍記得這件事,也提醒自己:表演不是地位的展現,即使自己成為「被看見的人」,也不能忘記那些投入情感的聽眾,「能為人點燃希望,總好過讓人失望而歸。」

回想一個難忘又愉快的時刻玥澄說,她曾經代表香港參加一個亞太區的歌唱比賽,首次到海外演出,「與來自不同國家的歌手,每天一起排練和唱歌,這個體驗非常好玩。表演是我最想做的事。」

 

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

有些觀眾說,玥澄特別喜歡挑戰「冷門」的歌曲。她形容自己是「怪人」──不是標奇立異,而是忠於個人喜好。「例如我不想每次都唱得斯文,會選些唱起來比較『醜』(扭曲不完美、卻能觸及內在)的歌,像是〈皮囊〉。若總以迎合或取悅大眾為前提,會限制藝術的表達空間。」

「中3」比賽過程中,她自我苛責的聲音不時襲來,特別是唱「存不存在」的那天。「我本身喜歡這首歌,只希望好好唱一次,但那晚實在太累,一下不小心,又撻Q(失誤)了⋯⋯當時我對自己失望到極點。」

那個回合結束後,便進入中1、中2生助力賽,「遇著顏米羔是很有要求、勇於突破的人,我們就選一些風格特別的歌,像〈皮囊〉那樣搖滾暗黑的。」

「其實我選歌時原本也很害怕,但米羔說:『既然能做到,為甚麼不做呢?』這讓我在失誤之後,仍有勇氣逼自己重新挑戰。」

這些嘗試,也跟她對藝術的理解同出一轍:「藝術應是刷新固有框架,引起思考或共鳴,這比分數高低更有價值。」

玥澄也相信,藝人不只提供視聽娛樂,更要將光芒、希望帶給人,「因為觀眾會向你投放情感,或找尋精神寄託,所以藝人要做鼓勵人的角色。」

她笑說,可能是自己太雙魚座了,總是讓浪漫與意義先行,不太懂得精算得失;如果唱一首歌,能讓某個人心裏亮一點,那就很好了。

自從中3節目播出後,偶爾有人在街上認出玥澄,說「我喜歡聽你唱歌」、「加油」、「你很有個性」等。

玥澄坦言:「感覺很窩心,很感謝這個比賽帶給我的轉變。以前上班,每日見同事和客人,大多是工作需要,沒甚麼特別感想的。現在與人見面,別人會有種期待感,會因為遇見我而開心。」

有時到了晚上,她還會抽空閱讀觀眾和粉絲的留言,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字裏行間可能是來自某段真心的共鳴。

「所有明白我的觀眾,我都會當他們是知音。」

十年前的玥澄,想的可能是「向人證明我能唱歌」。如今的她,更關心聽歌的人,心裏想的是甚麼?

她曾寫卡片給粉絲:「忠於想法,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就讓人生不留空白。謝謝你對我的支持,成為我唱下去的動力。我們都要在這現實的城市中,帶著夢想一起加油。」

 

對玥澄來說,聽眾對於某句歌詞、某刻的共鳴,就是歌聲抵達的地方。當她把焦點從掌聲轉向連結,卻找到更多滿足和意義感。


給正在努力的人

回望從前的跌撞,玥澄語氣一轉,認真中帶幾分感慨:「人在低谷的那段時間,其實很有價值。因為有黑暗,才顯得出有光明。」

有些人恭喜她終於唱到上電視,但玥澄最想感謝的,是過去在迷惘中仍願意嘗試的自己;那段時光未必燦爛,卻鋪成她找到方向的路。

現在,玥澄想對正在努力的人說:「不急於證明,慢慢走,聽從內心的聲音,有一天你會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到獨特的意義與價值。」

她更希望:「有一首作品,可以留在你的心中。」

 

附錄:舞台下的善玥澄

問:未來最想嘗試的事情?

玥澄:我還沒試過以歌劇形式演唱,或是跳唱整首快歌Solo,這些都是我很感興趣和想嘗試的。我也希望推出一些Cover歌曲,或者自己寫的歌。以前寫的歌,歌詞可能已不太切合現在的心境,所以我會保留曲、編,但把歌詞改寫。

我也希望有機會參演舞台劇,這些都很有趣。雖然我個性較內斂,但也希望可以創造一些東西給別人,或Inspire到一些人。

問:有甚麼不為人知的小怪癖嗎?

玥澄:哈哈,我每天都會跟家裏的龜龜說話,每天睡醒就跟牠說:「哈囉龜龜~」當我看到牠慢慢抬頭,四隻小腳爬啊爬地看著我,就覺得好可愛。

問:中3比賽中,哪些場面讓你印象深刻?

玥澄:唱「芳華絕代」時是鬢辮造型,本來我是「Chok」住唱的,要來個型爆的冷酷臉,怎料一開場時,額前的一撮鬢辮剛好黏在嘴唇中間,當時我又不能用手把它撥開,這把我預期最型的那part破壞了啊!嗚嗚,那刻真的有打亂了心情。不過後來節目剪接模糊了這部分。評審森美說我沒用手撥髮,繼續唱下去,這點值得讚。

問:有遇過讓你非常尷尬的時刻嗎?

玥澄:有次不小心走進了男廁⋯⋯

問:人生中最Chur的一段時間是?

玥澄:編寫《新西蘭:尋幽探秘沉浸遊Easy GO!》初稿的那段時間,因為同時需要full-time上班,所以只能用下班和放假的時間寫。整份稿件三個月內需完成,所以當時每天只用五至十分鐘吃飯,放假也需很早起床。交稿前一個月,平均每天只睡三到四小時。

做一本書的功夫極多,除了搜集資料和構思所有內容外,還要做大量fact check,更要從不同渠道收集圖片,當中需聯絡的人多得很,每個步驟都是與時間競賽。寫初稿那年我二十九歲,快踏入人生另一個關口。因為旅行過的地方很多,便想寫一本關於旅行的工具書,分享我對這個國家的看法。

(全文完)

個人頭像照片

浩楠

Stars-hk 創辦人, 希望建立一個只談專業, 不談八卦的娛樂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