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O財經|菲嚟開股 | 聶Sir股評:達豐設備業績亮點滿載,同業中突顯競爭優勢。
UTO財經|菲嚟開股 | 聶Sir股評:達豐設備業績亮點滿載,同業中突顯競爭優勢。
隨著中國今年疫情顯著受控,加上年初疫苗面世,中國經濟迎來迅速反彈,為了追趕去年落後了的基建發展進度,今年中國各地建築工程設建已見進行得如火如荼,令一眾建基企業之業績表現均見受惠,於今年1月13日於港交所主板上市的達豐設備 (02153.HK) 是其中之一。集團是在中國成立的首家外資塔式起重機服務供應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表報告顯示,按2019年的收入計算,集團的市場份額佔約0.7%。主要向中國特級及一級EPC承建商提供諮詢、技術設計、調試、施工至售後服務等一站式塔式起重機解決方案服務。
工程項目已涵蓋四大範疇
集團參與的EPC項目涵蓋商業 (商業樓宇、工業園及購物商場)、基建 (機場、火車站及橋樑)、住宅 (住宅物業及經濟適用房) 及能源 (水電站、核電站及LNG接收站) 行業。商業項目有印尼一號;基建項目有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泄水建築物系統工程和深中通道;住宅項目有北京順義後沙峪共有產權房;以及能源項目有廣西北海 LNG接收站和福建寧德工程。集團於北京及上海設有3個地區營運中心,並在合肥、無錫、太倉、重慶及東莞運營8個塔式起重機堆場,用於存放塔式起重機及相關零部件及配件。
取得及申請專利近七十項
此外,集團有37家營運分公司、6個設備維條倉儲基地,以及1個維修及智能再製造中心。集團還研發了手機應用程式「愛建通」,綜合了塔機製造企業的產品規格參數;行業要求的相關方案計算公式;專案履約與安全生產管理的閉環管理功能模組;松耦合跨部門、跨組織結構的協作群流程搭建;多維度的資料分析計算;雲端知識庫的積累設計;履約與專案管理的閉環工作流導入。「愛建通」能提供資產管理完整、安全管理周延、績效考核量化和管理數據透視分析等功能。集團目前已取得44項專利,及23個在申請專利,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及外觀設計專利。
收入創四個財年新高佳績
集團亦多次獲得政府部門、各行業協會及重要客戶的多項不同性質的獎項、表彰及認證,如全國建築業AAA級信用企業、全國建築施工機械租賃50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優秀供應商、先進企業。上述各項基本因素,造就了2020/21財年於收入和盈利同創向公眾披露財政狀況以來新高。於6月25日晚上發佈2020/21財政年度之全年業績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收入約7.92億元 (人民幣‧同下),較2019/20財年增長6.45%。去年內地建基進度受疫情影響,例如市場較多關注的基建股如中國鐵建 (01186.HK)、中集集團 (02039.HK) 和中國龍工 (03339.HK) 於2020財年之收入亦同樣僅錄得單位數字增長,反映上個財年達豐設備收入能見增長,已屬難得。
三項溢利保持逾兩成增長
除了收入,盈利亦見創新高,而且稅前溢利、淨利潤和股東應佔溢利在過去三個財年均見雙位數字增長,證明疫情也無礙集團的盈利增速,於2020/21財年增長率介乎22.21%至32.40%。錄得盈利佳績管理層表示這是由於集團在塔式起重機服務行業經營多年,佔據領先地位,加上與中國特級及一級EPC承建商建有穩固關係所致。筆者認為這亦反映集團在業界最已具備競爭優勢,並且在今年內地經濟回暖因素配合,盈利高增速可望繼續保持。事實上,集團多年來處於高利潤率的良好基本面,有助降低營運風險。
競爭優勢持續擴大的證明
以毛利率為例,於2017/18至2020/21四個財年分別為24.68%、27.73%、34.00%和34.46%,觀乎在2019/20財年開始突破30.00%,加上毛利率見逐年擴大,反映這是管理層控制成本得宜取得成果。至於邊際利潤率亦由2017/18財年的9.30%,增至2020/21財年的12.77%,累計提升逾三成七,與毛利率同期累增逾三成九相若,這亦是競爭優勢持續擴大的證明。故此配合集團在「厚德、安全及卓越」的核心價值觀指導下,以及把握商機的能力,今年可望取得更佳經營業績。筆者相信這亦是管理層對集團的長期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的主因。
參考達豐設備之每股盈利折合為0.1303港元,相對6月28日收報1.49元,市盈率為11.44倍。此股屬於機械裝備及器材板塊,認為可比擬的港股有第一拖拉機股份 (00038.HK)、鄭煤機 (00564.HK) 和昊天國際建投 (01341.HK),相對市盈率為14.05、10.87和25.60倍,均高於達豐設備的,證明現價處於吸引水平。至於集團每股股息為0.030港元,計出股息率逾兩厘,而上述三股的股息率平均值和中位數分別是1.55%和1.88%,皆為兩厘以下,進一步確認達豐設備現價處於吸引水平。對於看好今明兩年內地基建發展的投資者,認為現屬尋求中長線資本增值的吸納時機。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聶振邦 (聶Sir) / 華盛証券證券分析師
證監會持牌人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風險及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也不構成與UTO財經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相關的各種風險因素,有需要時應先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對此UTO財經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