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O財經】行内外传 本土金融从业员能否立足大湾区?

【UTO財經 | 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工会】在<大湾区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指明香港将以金融和创科为定位点,国家总理李克强日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表示支持港澳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同时要全面深化港澳与内地互惠和合作。可是目前粤港澳三地的税制、纳税准则以及仲裁制度各有不同,加上港人对双重缴税的忧虑,窒碍了港人北上发展的意向;至于金融业,香港本土从业员和中小型公司要想在大湾区发展更是困难重重,甚至可说是妙想天开。无疑中港两地一直推行多项政策帮助两地的资金流动,例如多年前的QFII、QDII和CEPA,以至近期的互联互通政策,对两地的金融业发展都是有协同效应,但这些政策彷似是针对大型机构或基金而设,对香港本土的业界从业员来说真是毫无得益。笔者2005年曾代表工会北上拜会北京和上海官员,当时已表达了香港业界从业员在香港和到内地从事金融业所遇到的困难,也解说出实施「一业两管」和「撤销最低佣金制」会引起金融业恶性竞争和出现不公平现象,加上港人在内地工作,又无法同时持有两地金融业牌照作业,甚至在内地工作可能违反当地金融法例,这阻碍了港人进军内地。加上两地的制度、文化、公司规模以及个人收入都出现较大的差异,本土港商规模较细,根本无法在内地设立合规金融机构,因此也绝无可能聘请香港从业员回内地工作。持牌的香港从业员更没有可能放弃香港的牌照,跑去内地寻找工作和商机,因此如今港人直接回内地就业的机会仍不多,更鲜有内地金融机构聘请港人到内地工作。

點擊圖片,觀看影片,謝謝!

时至今日,真是时移世易,现今却见到大量内地的金融公司和人才,来港申请金融牌照以开设公司和就业,也有香港和外资公司聘请内地人士来港工作,这与香港本土从业员进行直接竞争。由于内地人士有内地人脉关系的优势,且规模以及资金也较为庞大,香港中小型公司实难与他们竞争,最终结果怎样?相信大家也能预计得到。而特区政府从没有推行扶持本土业界和从业员的政策,相信这种态度目前是不会有所改变的,除非有一天中央政府下达硬指令,指示特区政府扶持香港本土金融服务业从业员到内地发展,否则大湾区的商机对本土业界从业员来说只是水中月,画中饼。当然在「一国两制」下,笔者这种想法只是天方夜谭, 唯有继续皱眉欣赏张学友的名曲:「等到花儿也谢了」。先不谈中/港/澳三地日后如何互惠合作,回看香港市场人士常说:内地股票市场的制度虽仍不健全,但观其市场规模早远超过香港,据资料显示,上海和深圳两个所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较港交所(00388)挂牌的上市公司总值多一倍,而其每日的成交量更超过香港以倍数计,交易的总量虽说这是由于场外杠杆配资有关,但这总叫香港交易所、市场参与者、从业员和投资者羡慕不已了。今年上海将以注册制设立科创板,据闻将会吸纳「同股不同权」和无盈利的企业上市,这做法很明显将成为港交所的强劲竞争对手。传闻广东地正争取筹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这又将与香港市场一争长短了,在内地金融市场的制度持续改革和开放下,香港的独特优势便渐渐消退,因此虽仍有中央政府政策的支持,但笔者估计金融产业的前景并非如香港官员所想象中那么乐观。现今世界美国仍是资金流向的最大市场,港交所本身也是压力重重,因此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一群本土中小型金融公司和从业员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其实中资金融公司早已踏足香港,并以香港为桥头堡来扩展海外业务,而这类中资公司,大多聘用内地人士来港工作,更配合先进科技来招揽业务,在港的本土公司,无论资金上和科技上根本无法匹敌,更何况没有特区政府政策的支持,只靠单打独斗的香港本土业界从业员又如何能突围而出呢?而中国社科院颁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香港已三年失落榜首,综合经济竞争力更跌至第四,现连GDP总值也被深圳超越,香港多年前所说的科技园和中药港,好像已变了「科技完」和「中药讲」了,至于近几年常提出要发展金融科技,可是在这方面似乎仍远远落后于内地,内地的手机支付已在民间运用多年,连普通一间小店铺都可用手机支付交易,有内地朋友向笔者说:一机在手,到处通行,而且手机也可作为身份证明,用来买火车票和酒店登记也可,是否属实呢?香港现时才推行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和成立虚拟银行以及虚拟信用咭,会否有良好效果和受市民欢迎和运用呢?仍要拭目以待,以上事实令笔者疑虑,香港本土金融业人才可靠什么本钱,才能踏入大湾区与内地公司或人才竞争呢?

后记:踏入2019年,中美贸易谈判渐露曙光,港股大市已由低位回升四千多点,冲破29000㸃水平,而上证指数则突破3000㸃,多方评论都说这是内地慢牛的开始,当然也有人说内地股市上升除了与中央政府不断推行振兴经济的措施有关外,最重要是还是场外杠杆配资所推动的效果。所谓的场外配资即是股票融资,类似香港俗称的股票「孖展借贷」,由于高杠杆必出现高风险,有见及此,中国证监会辖下广东证监局立即约谈内地券商,强调要正视埸外配资的风险,表明禁止券商以任何形式与其他融资机构合作推广业务,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还有,上周北京市互金协会发表声明会,对央视3.15晚会提及称为’714高炮’有关高息现金贷、暴力催收、收敢砍头息、违规放贷的公司的内容高度关注,并紧急成立专项处置小组立即对公司进行检查行动,以上种种打压非法和高息融资的行动会否做成连锁反应,而令金融市场造成动荡仍是未知数?只是中国市场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这种类似的恶性循环,已曾在内多地资本市场多次重复出现,近期因收紧借贷而出现最惨烈的一次的教训,应是2015年的「去杠杆」行动了,至于今天结果将会如何?木宰羊!只是在未知结果前,市场总会有看升看跌的不同说法和分析。以目前所见,市场暂还未有太大的恐慌性抛售,望投资者仍宜小心谨慎为好。

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工会
副 会 长 梁 崇 让
2019年3月19日
http://www.hksfe.org